商标被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权人许可,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服务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或实施其他损害商标权人权益的行为。

微信扫一扫

商标遭侵权?别急着上法庭!

小知 综合于网络 1天前
10

商标被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权人许可,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服务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或实施其他损害商标权人权益的行为。


一、常见侵权行为类型


1.商标近似使用: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标识,易使公众混淆,如“康师傅”与“康帅傅”。

2.反向假冒:未经同意更换他人注册商标并将商品重新投入市场。

3.销售侵权商品:明知是侵权商品仍进行销售。

4.伪造/销售商标标识:非法制造或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5.其他损害行为:如将他人商标作为企业字号、域名使用,或在商品名称、装潢中使用近似标识误导公众。

二、侵权认定关键因素


1.商标近似性:文字、图形、颜色等要素组合相似,易使公众对商品来源产生误认。

2.商品/服务类似性:参考《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结合功能、销售渠道、消费群体等综合判断。

3.混淆可能性:核心判断标准,包括直接误认来源或认为存在特定联系,需考虑商标知名度、使用方式、消费者注意程度等。

4.主观恶意:侵权人是否有故意傍名牌、搭便车的意图,如多次申请近似商标被驳回后仍使用。


三、被侵权了怎么办?


(一)收集侵权证据:

1. 商标权证明:商标注册证、续展证明等。

2. 侵权证据:侵权商品实物、照片或购买凭证。侵权方的销售记录、宣传资料、网站截图、电商平台链接等。侵权行为的范围、时间、规模等证明材料。


(二)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60条规定,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有权查处侵权行为,可责令停止销售、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并处以罚款。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企业防范建议


1.加强商标监测:定期检索商标公告,及时发现近似申请并提异议。

2.规范使用商标:按注册样式使用,保留使用证据,避免自行修改或超出核定范围使用。

3.建立维权机制:发现侵权及时固定证据(如公证购买、网页截图等),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4.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知识产权意识,避免因不当使用引发侵权风险。

5.若遭遇商标侵权,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方式,以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分享 0 曝光 207 浏览 10 互动 0

获取域名与品牌保护服务

请告诉我在域名、商标、品牌或知识产权保护等需求或遇到的问题,我们会尽快联系您,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参与

支持 反馈 管理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我微信

微信号
复制微信号

打开微信加我好友

爱名网

通过微信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