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携程被约谈看流量困局:无论企业大小,皆应成平台
2025年9月,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对携程的行政约谈,将在线旅游行业的 “平台与商家” 矛盾推向公众视野。作为日赚超 5000 万元的行业巨头,携程被指利用 “调价助手” 强制干预酒店定价、收取 10%-30% 高额佣金,甚至未经商家允许修改活动折扣,导致入驻酒店沦为 “利润打工仔”,三大航司深陷亏损泥潭,近三年超3万家酒店倒闭。这一事件并非个例,此前贵州市场监管局已就 “二选一”“价格欺诈” 等问题约谈携程等平台 —— 当中心化平台凭借流量垄断剥夺商家定价权、吞噬产业链利润,行业早已陷入 “巨头暴利、生态枯萎” 的困局。
破解这一困局,核心在于重塑 “平台与商家” 的关系:企业不分大小,都应该是 “平台” 。这里的 “平台” 并非指像携程那样的中心化流量枢纽,而是企业以自身为中心,把独立站作为自己对外营销的主阵地和营销物料中台,独立站也满足互联互通,拥有独立域名,内容、数据、权益私有,具备独立经营主权和经营主体责任,并可以自主、自由对接第三方软件工具、宣传推广媒体与渠道。企业通过独立站直接链接消费者(DTC 模式),不仅掌握定价权、用户数据和经营主动权。而且还打造属于自己的 “流量池” 和 “交易场”。
一、核心矛盾:商家在平台下的 “附庸式生存”
携程与商家的冲突,本质是中心化平台模式下 “权力失衡” 的必然结果。从文章披露的信息来看,双方的矛盾集中在三个维度:
1. 定价权丧失:商家沦为 “价格傀儡”
携程通过 “调价助手” 等技术工具,在不通知商家的情况下擅自下调酒店房价、修改活动折扣,直接剥夺了商家的核心经营决策权。正如郑州某酒店负责人所言:“我们明明是自己的生意,却要被平台逼着降价,利润被压得薄如纸。” 这种干预不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中的相关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以不合理方式限制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行为 ,更让商家从 “经营者” 沦为 “平台规则的执行者”。
(中国人大网)
2. 利润分配失衡:高佣金吞噬产业链价值
携程以 “流量支持” 为筹码,向酒店收取10%-30%的佣金,部分活动叠加后佣金率甚至超过 30%。而 2024 年全国酒店平均房价同比下降 6%,航司集体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携程2025 年上半年近92亿元净利润。这种 “平台抽成、商家承压” 的模式,本质是中心化平台凭借流量垄断,将产业链利润向自身倾斜,导致下游商家陷入“不入驻平台没客流,入驻平台没利润” 的两难。
3. 数据与用户隔离:商家失去 “复购根基”
在携程模式中,用户数据被平台牢牢掌控,商家无法直接触达消费者。酒店不知道入住客人的偏好,航司无法针对常旅客开展精准服务,只能一次次依赖平台付费获取流量,陷入 “流量依赖症”。这种 “用户属于平台,而非商家” 的现状,让商家永远处于 “被动获客” 的弱势地位,失去了构建长期用户关系的可能。
相关阅读推荐:寡头平台建立了一个个帝国,而LTD试图武装自由人
二、新启示:企业不分大小,都应是 “平台”
面对中心化平台的挤压,“企业自建平台” 并非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基于DTC(Direct to Consumer,直接面向消费者)模式的必然选择。这一观点的核心逻辑的是:每个企业都应拥有独立运营的 “营销阵地”,通过直接链接消费者,打破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掌握经营主动权 。
1. 小商家:从 “平台附庸” 到 “独立经营”
对于单体民宿、本地旅行社等中小商家而言,“做自己的平台” 并非要打造媲美携程的流量巨头,而是通过独立站建立 “私域流量池”。例如,一家山区民宿无需依赖携程的流量推荐,可通过独立站展示房型、周边体验,结合小红书、微信社群、短视频内容吸引游客直接预订,佣金成本从 20% 降至 0,还能通过会员体系沉淀复购用户。这种模式下,小商家无需与平台 “分利”,利润空间直接提升,更能凭借差异化服务建立品牌辨识度。
2. 中大型企业:从 “渠道依赖” 到 “生态主导”
相关文章中提到,航司集体进驻 “航旅纵横”,以 “价格透明、无捆绑” 吸引用户,正是对这一观点的实践, 通过官方 APP、小程序直接销售机票,不仅省去 OTA 平台 10% 左右的代理费,还能将用户数据沉淀为 “常旅客资产”,开展个性化服务(如会员积分、专属航线推荐)。当企业自身成为 “平台”,就能从 “为平台打工” 转变为 “主导自身利润分配”。
3. 核心价值:重构 “公平、可持续” 的行业生态
“企业做自己的平台” 并非否定平台的价值,而是打破基于平台做生意面临的“店大欺客” ,丧失企业独立经营权的困境。进而形成基于互联网互联共通底层逻辑下,建立“多元共生” 的健康行业生态。
当每个企业都能通过DTC独立站模式触达消费者,中心化平台将从 “规则制定者” 转变为 “渠道补位”,也会被迫降低佣金、优化服务,最终惠及整个产业链。例如,若大量酒店通过独立站获得客流,携程自然会减少强制调价、降低佣金率,形成 “商家自主、平台让利” 的良性循环。
相关阅读:用户与数据被平台“卡脖子”?LTD营销枢纽 把命脉还给你
三、落地实施:LTD.com营销枢纽,让 “自主平台” 触手可及
“企业做自己的平台” 需要技术支撑,而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商家)缺乏自建技术团队的能力。如今,SaaS独立站系统日渐成熟,像LTD营销枢纽这样的SaaS性质的独立站系统,企业直接订阅SaaS账号,选择官方提供的主题风格,自主就可以搭建发布具有官宣能力、物料能力、链接能力、数据能力的数字化官网(独立站)。
1. 核心功能:一站式解决 “营销、获客、转化” 全链路难题
LTD.com营销枢纽并非单一的建站工具,而是整合了 “业务在线、服务在线、客户在线、数据归集” 的综合性营销软件系统,精准匹配企业 “自建平台及线上营销推广” 的诉求:
快速建站,打造品牌阵地:提供酒店预订、机票销售、旅游套餐等垂直场景的模板,企业无需技术知识,即可在1-3 天内搭建专属独立站,自主设置价格、活动规则,彻底摆脱平台对定价权的干预。
多渠道获客,打破流量垄断:内置SEO 优化、链接多样化数字化渠道、内容嵌入营销组件等功能,帮助企业从抖音、小红书、微信等公域平台获取流量,沉淀至独立站的私域池,无需内卷于携程的 “流量竞价排名”。
用户数据沉淀,激活复购价值:营销枢纽自带客户管理功能,自动记录用户预订偏好、消费频次等数据,企业可据此开展精准营销(如生日优惠、会员专属套餐),将 “一次性游客” 转化为 “长期客户”,解决 “平台隔离用户” 的痛点。
2. 实践案例:从 “平台依赖” 到 “自主盈利” 的转型
假设一家名为 “老许民宿” 的单体商家,此前通过平台获得80%的订单,佣金率 25%,扣除成本后净利润不足 5%。通过LTD.com营销枢纽搭建独立站后,其转型路径如下:
独立经营与定价自主:在独立站设置 “直订8折” 优惠,价格低于平台渠道,吸引用户直接预订,佣金成本降至0;
公域引流私域:在小红书、微博、抖音发布民宿周边徒步、游玩项目等内容,挂载独立站链接,每月吸引500+精准访客;
私域运营复购:通过独立站客户管理系统,为二次预订用户提供免费接机服务,复购率从10% 提升至35%。
转型 6 个月后,该民宿通过独立站获得的订单占比达 60%,净利润提升至18%,彻底摆脱了对平台的依赖。
3. 技术优势:降低 “自主平台” 的门槛
LTD.com营销枢纽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复杂的技术逻辑转化为 “傻瓜式操作”:
零代码开发:企业无需招聘程序员,通过拖拽组件即可完成网站搭建、功能升级;
成本可控:相比自建技术团队每年数十万的投入,LTD.com按年收取服务费,中小商家年均投入仅数千元;
持续迭代:系统自动更新预订流程、支付接口、合规条款(如符合《电子商务法》对商家自主定价的要求),企业无需担心技术滞后。
相关阅读:品牌和企业如何告别流量内卷:“ 独立站 +私域”实现DTC直客模式营销
四、结语:从 “流量垄断” 到 “多元共生” 的行业未来
当平台凭借流量优势剥夺商家的定价权、利润分配权和用户主权,整个产业链将陷入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的恶性循环。而 “企业不分大小,都应是平台” 这一观点,本质是呼吁企业通过 DTC 模式和技术工具(如:ltd.com),重新掌握经营主动权。
未来,在线旅游行业的健康生态,不应是 “平台式” 的一家独大,而是无数个 “自主平台” 的共生:中小民宿通过独立站打造特色服务,航司通过官方 APP 主导机票销售,旅行社通过私域运营沉淀用户 —— 当每个企业都能直接链接消费者,行业才能摆脱 “平台吸血、商家承压” 的困局,走向 “公平竞争、共同盈利” 的未来。这不仅是对商家权益的保护,更是对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回应 —— 毕竟,消费者需要的是透明的价格、优质的服务,而非被平台捆绑的 “套路消费”。
相关阅读:如果互联网是一条大街,要是大街上就几个巨头,大街还会繁荣吗?
参考文献: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